Monthly Archives: January 2012

从方韩之争看所谓少年天才的评价标准

我关注新语丝和方舟子打假,基本上属于不发言纯看热闹,唯一一次在自己博客上写了几句对周志华教授被指控剽窃的看法,还被收入新到资料,而我此前竟然对这一转载全不知情。看方舟子打韩寒的假引起网上网下粉丝非粉丝们的极大关注,而大家关注的焦点似乎只在韩寒究竟有没有代笔上,我不禁想对这个社会究竟在包装怎样的“少年天才”发表几句议论。 韩寒在被麦田怀疑有团队包装有人代笔之前,俨然一个大众明星、青年偶像,功课不好但是作文竞赛得一等奖,引经据典笔法老道却又表现出对装逼的不屑和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满,不到三十已经是赛车明星、高产作家,文学圈、体育圈、娱乐圈、公共知识界没有他不敢开牙的,而越这样他就越得到青年粉丝的追捧,可能许多人希望从韩寒离经叛道的成功之路上意淫自己对现行社会体制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对韩寒天才的崇拜就如同欣赏体育明星的比赛,至于体育明星为成功所付出的汗水粉丝们多半兴趣不大。 如今方舟子指出韩寒在文学方面水平有限,访谈和博客文章中许多说法前后矛盾,最初获得作文比赛一等奖涉嫌评委违规操作,这些对“青年偶像”来说都是致命的。韩寒的反击从人身攻击到拿出手稿自证清白到欲告方舟子于法庭,我觉得这和“偶像”本人实际水平颇为相符,不象是团队炒作。本来我不看好方舟子打韩寒代笔的假,觉得这个不象论文抄袭那么容易比对,就算韩寒(以及他父亲)写作水平忽高忽低,说话前后矛盾,怎么就不可能是故意装出来的,表明“天才”也会曲意附和大众口味,一切不过都是演戏?再仔细过滤一遍方舟子的质疑之后发现,方的确是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韩寒公开发表的文章言论中的逻辑矛盾加以评论,明眼人一看韩寒的表现即知,不论过去有无代笔,以他应对质疑的水平,被捧为公共意见代表和文学天才是多么的滑稽。 我感兴趣的是韩寒通过炒作得以成为另类知识分子乃至意见领袖的社会基础。为什么看到一个少年创作出只有成人才写得出的《书店》、《求医》就欣喜若狂?为什么《杯中窥人》竟出现拉丁文评委们就奉为神作?假如韩寒不是年轻英俊,有体育文学娱乐多栖前(钱)途,凭借这样的作品是否值得精心包装、隆重推荐?更进一步的问题是,一个少年在缺乏必要的写作训练时是幻想象韩寒这样卖弄学问一夜成名,还是踏踏实实写出和自己实际年龄相符的真实的社会感受?在年轻时暴得大名未必是好事,因为之后要维系一个神话就必须更大限度地卖弄,装作自己在很多领域都曾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后再故作姿态表示对辛勤钻研的知识分子们的不屑。然而社会竟然接受并鼓励着这种所谓的少年天才,直到方舟子出来较真,让我看清真实的韩寒,尤其是韩寒的实际水平和包装出来的作品间的反差,在方舟子的理性分析下显得越来越大。 一个浮躁的社会有人造星、有人追星,当明星终被盛名所累从偶像的圣坛上被方舟子扒得只剩底裤,起哄看热闹的人们可曾认真想过这一切得以发生的社会基础?对大多数十四五岁的少年来说,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比如赛车),尽最大努力把它做好,这比尝试装老成、掉书袋、骂社会、故意捣乱、考试不及格重要得多,如果后者居然成为“天才”的个性招牌,进而被接受为作文的评价标准,那我看与韩寒的装病求医相比整个社会倒是病得不轻。

Posted in 新闻与政治 | 3 Comments